文稿:賀 斌
偏關(guān)地處晉西北,北靠長城,西臨黃河,素稱三關(guān)首鎮(zhèn),晉之屏藩。境內(nèi)溝壑縱橫,梁岇起伏,塔墕居多,群山連綿,咀窊不鮮。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。但凡有人居住,就有村莊。村莊為生民之地,農(nóng)事活動之區(qū)也。鄉(xiāng)民擇地而居,繁衍世代,興邑域矣。村莊名稱由來久矣,彰顯地域文化。歷代隨著人群的增加,村莊的數(shù)量也在不斷增加,到二零一六年,全縣共有村莊四百二十八個。
(一)以地形地貌特點命名的村莊
(1)含溝的村莊:
磁窯溝、大紅溝、瓦窯溝、孤家溝、安兒溝、窄 溝、
洪水溝、段家溝、洞兒溝、薛家溝、小蒜溝、擔水溝、
寺 溝、樓子溝、何家溝、韓昌溝、霍家溝、杜家溝、
小陡溝、韓家溝、陰窩溝、樺林溝、甄家溝、張嶺溝、
教子溝、趙家溝、瑞家溝、豆兒溝、碾兒溝、曹家溝、
黃榆溝、陡 溝、樓 溝、柳界溝、劉家溝、樊家后溝
白家海子溝、李家海子溝、閻家溝(天峰坪鎮(zhèn))
閻家溝(樓溝鄉(xiāng))、西 溝(城關(guān)鎮(zhèn))、西 溝(尚峪鄉(xiāng))
西 溝(水泉鄉(xiāng))、南 溝(城關(guān)鎮(zhèn))、南 溝(南堡子鄉(xiāng))
陰窩溝(老營鎮(zhèn))、陰窩溝(陳家營鄉(xiāng))、寺兒溝(尚峪鄉(xiāng))
寺兒溝(陳家營鄉(xiāng))、甘 溝(尚峪鄉(xiāng))、甘 溝(水泉鄉(xiāng))
(2)含山的村莊:
賀家山、赫家山、草垛山、葛家山、紫金山、石家山、
柴家山、張家山、壩子山、陳家山、黑 山、樊家山、
鄧家山、周家山、石 山、火石山、李家山、杜家山、
楊家山(城關(guān)鎮(zhèn))、楊家山(陳家營鄉(xiāng))、楊家山(尚峪鄉(xiāng))
(3)含梁的村莊:
馬次梁、營盤梁、馬 梁、廟兒梁、維兒梁、五鋪梁、
張家梁、蘇家梁、高家梁、干樹梁、高岇梁、槍風梁、
孫家梁、黃家梁、三臺梁、碾子梁、黃草梁。
(4)含咀的村莊:
龐家咀、馬營咀、孟家咀、營子咀、鄧家咀、馬道咀、
教官咀、小咀子、王羅咀、牛上咀、大 咀、東長咀、
小刷咀、光陽咀、歐梨咀、長 咀、秦家咀、薛家咀、
劉家咀、甘草咀、咀子上、百家咀、咀兒上、滑 咀、
馬圈咀、咀 頭、甲 咀、閻貴家咀、胡德林咀、
陡 咀(樓溝鄉(xiāng))、陡 咀(萬家寨鎮(zhèn))
(5)含埝的村莊:
馬家埝、北馬家埝
泥 埝、穆家埝、大深埝、賈家埝、走馬埝、守府埝、
黑草埝、正泥埝、興旺埝、黑豆埝、石家埝、麻黃埝、
宋家埝、尹家埝、埝 口、杏樹埝、高家埝、火燒埝、
昭君埝、豆家深埝、張家沙埝、張家埝(窯頭鄉(xiāng))
張家埝(陳家營鄉(xiāng))、杏 埝(樓溝鄉(xiāng))、杏 埝(水泉鄉(xiāng))
(6)含洼的村莊:
野羊洼、朱兒洼、牛槽洼、八打洼、閻家洼、楊家洼、
陽 洼、西 洼、黃子洼、莊子洼、石家洼、石 洼、
天 洼(窯頭鄉(xiāng))、天 洼(陳家營鄉(xiāng))
(7)含塔的村莊:
趙家塔、牛泥塔、陽 塔、池家塔、閻家塔、獾子塔、麻地塔
(8)含坪的村莊:
鴨子坪、七家坪、貫 坪、南 坪、蒼黃坪、
柳埝坪、黑地坪、黃樹坪、天峰坪
張家坪(窯頭鄉(xiāng))、張家坪(樓溝鄉(xiāng))
王家坪(窯頭鄉(xiāng))、王家坪(樓溝鄉(xiāng))
(9)含坡的村莊:
桑林坡、陽坡上、陽坡店、陽坡泉、
沙坡、大陽坡、卡坡、車道坡。
(10)含窩的村莊:
在人們的印象中,一處院落就是莊窩,并沒什么內(nèi)涵,只是人們居住的場所而已。因此,大家便把群居形成的村莊稱其為窩。
陳家莊窩、珍珠莊窩、獅子莊窩、暗地莊窩、樓新莊窩、
萬新莊窩、槐樹莊窩、柳樹莊窩、百草莊窩、南莊窩、
宋家莊窩、崖莊窩、馬家新莊窩、武家莊窩、
關(guān)家新莊窩、十里臺新莊窩、新莊窩(陳家營鄉(xiāng))、
新莊窩(樓溝鄉(xiāng))、新莊窩(樓溝鄉(xiāng))南莊窩、泉子溝
小莊窩(萬家寨鎮(zhèn))、莊窩(新關(guān)鎮(zhèn))莊窩(天峰坪鎮(zhèn))
(11)含窯的村莊
偏關(guān)農(nóng)村人們居住的絕大部分都是窯洞,或土窯或石窯,因此以窯起名的村莊也不少。如:
窯子上、路家窯、常家窯、王家窯、
劉家窯、王官窯、窯溝子、池家窯、
宋家窯、馮家窯、馬家窯、窯窯上、
前窯子、岳家窯、后窯上、炭窯貝、
瓦窯岇、楊家窯、白泥窯、窯 頭、
南窯頭、萬家窯、甄家窯、
新窯上(水泉鄉(xiāng)) 新窯上(萬家寨鎮(zhèn))
(二)以軍營堡寨等軍事設(shè)施冠名的村莊
偏頭關(guān),古林胡地也,《禹貢》冀州之域。戰(zhàn)國屬燕,昔蘇秦說燕文候曰:燕西有林胡、樓煩,北有云中、九原。林胡即今偏頭關(guān)。五代北漢天會元年(957年)始筑嚴寨。因其地勢東仰西伏,如人首之偏隆,故名偏頭寨。元大德三年(1299年)升寨為偏頭關(guān)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改筑關(guān)城,特置守備,專飭守關(guān)。成化十一年(1475年)置守御千戶所,雍正三年(1725年)本所改為縣,始稱偏關(guān)縣。因偏關(guān)縣地處晉西北,是山西省的北大門,戰(zhàn)略位置十分重要,為了安內(nèi)御外,歷代在此筑堡設(shè)寨,駐有大量軍隊,故此偏關(guān)縣以營、堡寨冠名的村莊不少,
如:老 營、小 營、陳家營、黃家營、楊家營、
雙 寨、冉家營、西 寨、萬家寨、水泉堡、
南堡子、賈 堡、寺埝堡、樺林堡、堡子灣、
(三)以寺、廟等命名的村莊:
姑姑庵、巖頭寺、寺 溝、莊子寺、柏干寺、古 寺、
寺圪打、白龍殿、南泉寺、寺兒溝
(四)緊鄰?fù)拇迩f
偏關(guān)有很多緊鄰?fù)拇迩f,為了區(qū)分,往往在村名前一個方位詞和形容詞。
如:上固佐、下固佐、前王家山、后王家山;前麻家莊、
后麻家莊、前麻糝梁、后麻糝梁;上堯王坪、
下堯王坪;前南海子、后南海子;前瞭高山、
后瞭高山;前長安鎮(zhèn)、后長安鎮(zhèn);上沙莊窩、
下沙莊窩;上十八盤、下十八盤;上火頭、下火頭;
上土寨、下土寨;上井坪、下井坪;大莊窩、小莊窩;
前莊窩、后莊窩、東莊子、西莊子;北 場、南 場、
大石洼、小石洼。
(五)以姓氏為主的村莊:
劉家駝、孟家咀、馮家窯、劉家咀、魏家灣、薛家咀、
陳家山、張家山、杜家溝、曲家灣、秦家咀、王家窯、
楊家洼、高家灣、何家堡、柴家?guī)X、閻家溝、呂家窯、
蘇家梁、韓家梁、石家山、宋家畔、張家埝、高家埝、
馬家埝、賀家山、楊家山、閻貴家咀。
(六)根據(jù)民間傳說起名的村莊:
鐵駝埝
據(jù)舊志載:此處沙中藏鐵如臥虎形而得名。
麥 虎:
原為滅虎,明成化二十年(1484年)偏關(guān)千戶萬瑛在今古寺新莊窩和麥虎一帶斬獲“魯寇”,得名滅虎,后演變?yōu)辂溁ⅰ?br/>磨老洼:
傳說古時有真龍出現(xiàn),地勢低凹,故取名“臥龍洼”后演變?yōu)槟ダ贤荨?br/>下 川:
古時此地為湖,鄉(xiāng)民下船游渡,故名下船,后演變?yōu)橄麓ā?br/>昭君埝:
相傳王昭君出塞時經(jīng)過此地而故名,原建有昭君廟,因兵災(zāi)被焚毀。
火燒埝:
相傳昭君出塞時要路經(jīng)此地,為了給昭君及隨行人員準備飯食,村人早早的生火燒水,準備飯食。結(jié)果遲遲不見昭君到來,人們便以為昭君不會來了,結(jié)果就再沒生火做飯,誰知道昭君偏偏的來了,因此后人戲說火燒埝的飯鋪人來鍋不滾,鍋滾人不來,從此該村就叫火燒埝。
黃龍池:
因此處經(jīng)常黃沙飛揚,象條巨龍,並建有堡池,故名黃龍池。
方 城:
傳說老營城原擬建于此,標志既立,天明盡失,為狐仙攝去,城遂改址。后人名此村為方城,即方量建城之意。
馬肚帶梁
傳說唐代尉遲公途經(jīng)此地,因遺失馬肚帶而得名。
達連莊窩
古時住匈奴人(俗稱韃子),且為周圍十幾個村子的韃人聯(lián)絡(luò)點,故名韃聯(lián)莊窩。后將“韃”變?yōu)椤斑_”,“聯(lián)”易為“連”,稱達連莊窩。
五眼井
明代建堡設(shè)防,因村內(nèi)原有五眼井而得名。
教兒埝
原名叫兒埝,相傳古時有居人子樵而不歸,父母哀號終日。村人憐之,名村曰叫兒埝,因“叫”同“教”同音,后改為教兒埝。
大蟲嶺
相傳古代森林茂密,常有大蟲出沒,故名大蟲嶺。
狼 窩
起初叫蘭玉村,后因水害,改為浪渦村,居住張楊兩姓,因張家勢大,忌妒楊姓,又改名狼窩,意指羊住狼窩必遭殃,將浪渦村改為狼窩村,現(xiàn)已改村名為東寨村。
吳 城
據(jù)《東周列國志》記載:戰(zhàn)國時期魏文侯派大將吳起做西河太守時,為了防備秦國,在此修筑土堡一座,取名吳城。
光 明
相傳明朝末年,李自成的起義部隊在此地曾打過一仗,戰(zhàn)爭結(jié)束時恰好天剛亮,故起名將明,后演變?yōu)楣饷鳌?br/>老牛灣
傳說老君爺犁黃河到此處老牛被明燈山燈光驚嚇,繞一大灣,故名老牛灣。”
迤 西
因溪洞流山(今石洞洼)的西面而稱以西,原名以溪,因“以”和“迤”同音,“溪”與“西”同音,后演變?yōu)殄莆鳌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