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蒸花糕的習俗在忻州由來已久,花糕不僅是春節(jié)期間市民家中、尤其是農(nóng)家必備的一道美食,更有年年高升之意。雖然花糕的原材料非常簡單,就是面粉和紅棗,但工序卻非常復雜。選最香、最白、最細的面粉,稱重后按一定比例配好酵母和堿,最講究的就是和面了。不能和太軟,也不能太硬,這個時候一般就需要家里的“頂梁柱”登場了。一來面多女人們和不動,二來男人手勁兒大,能夠更好地把面和勻、揉勁道。面和好之后要放到炕頭發(fā)酵,炕頭太熱怕把面燒壞了,冷了又怕發(fā)不起來。記得小時候,父母在蒸花糕的前一天晚上總是忙活到很晚,半夜還得起來看看面發(fā)得怎么樣,真是煞費苦心啊。等到蒸花糕的時候就熱鬧多了,雖然叫“蒸花糕”,可花糕的精妙之處還是在于“捏”。村里能干的女人們匯聚一堂,互相切磋技藝、熱聊家常,手里不停、笑聲不斷,好一派熱火朝天的節(jié)日氣氛,以至于讓兒時的我們覺得只有蒸花糕了春節(jié)才會來。早吃早翻身的早山花糕、供奉財神爺?shù)脑獙毣ǜ狻⒍露執(zhí)ь^的錢龍花糕……在女人們的巧手之下、借助剪子、梳子、鑷子,一個個造型優(yōu)美、秀色可餐的花糕就誕生了。等進籠上鍋開始蒸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,鍋里的水早已燒開,四節(jié)籠按序排放不能亂,繞上圍鍋帶把籠之間的縫隙堵上,以免漏氣。蓋上鍋蓋就要開始長達一個小時的蒸了,這個時候掌握火候最為關鍵。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家里蒸花糕時火太旺,把鍋里的水燒干了,第一節(jié)籠著了火不說,籠里的花糕也成了“烤饃饃”,惹得母親心疼了好久。如今,隨著人們的物質(zhì)生活不斷豐富,春節(jié)美食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,已經(jīng)不用花糕來打牙祭了。雖然村里年年還會蒸花糕,只是家家戶戶蒸的都沒有以前多了。臘月里就開始忙活,東家蒸、西家蒸、你家蒸、我家蒸,女人們也會抱怨累,但轉(zhuǎn)眼又會笑笑說過節(jié)不就是忙和累嘛,要不怎么能過得有意思呢?也許在她們看來,蒸的可不是花糕,是那紅紅火火的日子、蒸蒸日上的氣象、香在嘴里甜在心里的美好生活。